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的問題日益突出。我國每年竣工建筑面積約為20億m,其中公共建筑約有4億m。2萬m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面積占城鎮建筑面積的比例不到4%,但是能耗卻占到建筑能耗的20%以上,其中單位面積耗電量更是普通民宅的10到15倍。在公共建筑(特別是大型商場、高檔旅館酒店、高檔辦公樓等)的全年能耗中,大約50%~60%消耗于空調制冷與采暖系統,20%~30%用于照明。在我國現有的約430億m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為發達國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根據測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國建筑能耗是3倍以上。因此,做好大型公共建筑的節能管理工作,對實現“十一五”建筑節能規劃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節能現狀
根據國外工程經驗,建筑設備管理系統(BAS系統)可為新的辦公大樓節能20%左右。然而據統計,國內智能建筑中真正達到節能目標的還不到10%,80%以上的智能建筑內BAS系統僅僅作為設備狀態監視和自動控制使用,造成投資的極大浪費。
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在于,我國迄今為止尚沒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建筑節能的測試方法,而BAS系統屬于工程性產品并非成套設備,需要BAS系統工程師在現場做二次編程才能實現控制功能,系統性能受現場工程師人為因素的影響很大,在加上很多智能建筑建設方和管理方、使用方分離,造成很少有用戶真正關心到底節了多少能,用戶在建筑節能方面的投入產出比是多少。事實上,由于缺乏建筑物地能源使用模型和完善的計量手段,即使有用戶提出上述問題,也無法得到準確的數據。
因此,需要在智能建筑中設置能源管理系統,對建筑物地設備能效進行監測、分析和管理,并建立建筑物的能耗模型,才能真正實現節能的目的。

能源管理云平臺簡介
在變電所或配電室等現場安裝多功能電力計量儀表;在各用能現場可安裝水表,氣表等各類儀表,通過網關經無線(GPRS/3G/4G/Nb-iot)或有線的方式將采集的儀表數據上傳至云服務器上,并將數據進行集中存儲、統一管理。具有權限的用戶可通過PC、PAD、手機等各類終端設備訪問數據、接收告警信息,方便用戶及時知曉各個點位的用能情況,及時管理各個點位用能。平臺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

能源管理意義
幫助建筑用戶實現能源系統由粗放型管理轉變為精細型、科學化管理。在原有的能源管理方式下,一般只記錄建筑電源總進線的月耗電量和月費用,即使能做到記錄每天的總耗電量也不可能記錄所有線路的耗電量和實時電流數據。分項計量設備安裝后,使建筑用戶能實時掌握能源系統運行情況,對運行做出合理的調整策略。
幫助建筑用戶實現對能源系統的低效率、準故障運行的診斷.提高能源系統的運行可靠性。幫助用戶實現國家能源統計要求的能源管理和能源報表上傳、提高業主的管理水平。
持續性地為建筑用戶提供建筑能源消耗情況,特別是暖通空調系統的優化運行基礎數據。空調系統是電耗的主要組成部分,建筑節能改造也是以空調系統為主,在擁有大量能耗數據的前提下,提出有效的空調系統優化運行報告,為后期節能改造提供技術保障。
促使用能單位加強用能管理,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自覺努力提高節能效率,達到節約用能的目的。
有利于定量評價節能效果,通過安裝分項計量裝置,可以采集大量真實的能耗數據,而數據的分析可真實的評價能源管理的效果。
通過有效的能源管理手段,可采集到建筑物的分項能耗,通過統計與分析建筑的能源消耗,為政府決策部門和業主提供有效的數據依據,促進建筑的節能運行和節能管理,將我國的建筑節能工作推進到既有建筑的運行管理和實質性節能的階段,最終建立起健全、規范化的建筑能源管理休系,進而達到建筑節能的目的。